《戰爭論》:戰爭的本質是什麼?

一說到戰爭理論,立刻想到學術研究,立刻想到書呆子氣,立刻想到脫離實際,立刻想到紙上談兵,立刻想到趙括,立刻想到打敗仗。這是經驗主義者對戰爭理論的看法,但經驗主義者未必比我們更懂得戰爭。莫里哀的喜劇《醉心貴族的小市民》中有個人物叫茹爾丹,他處處假裝愛藝術、愛文學。但他弄不清什麼是散文,當別人告訴他「你說的話就是散文」時。他便驚訝的回答說:「天啦,我整天用散文說話卻不知道什麼是散文!」那些親臨戰場的人,可能也會犯茹爾丹式的錯誤。

理論上的戰爭之本質

列寧在《什麼是「人民之友」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黨人?》中揭露了我們研究問題的一個形上學的毛病,我們在研究戰爭的時候,不是從具體的戰爭出發,而是從一般的、抽象的戰爭開始,一上來就給戰爭下定義,把理論置於空中樓閣之上。需要知道「什麼是戰爭」其實是研究的結論,而不是起點,只有通過對各種具體的戰爭進行考察之後,我們才能在最後給出戰爭的定義。

可是學究們卻不是這樣,他們一上來就說什麼「戰爭是一種迫使敵人屈從於我方意志的暴力行為」,「戰爭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以獲取利益」,「戰爭的結果就是打倒敵方,使其不能再作任何抵抗」。學究們把戰爭簡單的理解成了決鬥,認為戰爭無非是擴大化的對決,它的目的就是要讓對方屈服於自己。

這樣必然會推導出三個極端假設:

第一、因為交戰雙方都把戰爭視為決鬥,都渴望戰勝對方,因此他們的暴力作用互相影響,最終彼此都走向極端——最大限度的使用暴力
第二、戰爭的目的從來只有兩個:解除敵人的武裝或打垮敵人,分出勝負
第三、戰爭直接關乎國運,雙方都要最大限度的投入所有力量,以求獲得勝利;

克勞塞維茨在《戰爭論》中正確的把這種戰爭理論稱為「概念遊戲」,它設想了一種極端的場面:一場無拘無束的暴力衝突。把戰爭看作孤立事件,只受自身內在規律的支配,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響,這便是紙上談兵的思維。

現實中的戰爭是什麼樣子?

當我們從「概念遊戲」返回到現實中時,一切都大不同了。現實的戰爭並不像理論上那麼樂觀,它並非一定能夠分出勝負,而且很少出現大勝、全勝的情況,更多時候是慘勝甚至是平局。無數歷史事實證明如下三點:

首先,戰爭不是一個孤立事件,在戰爭的背後還有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,一場戰爭會關聯到各個方面。當隋煬帝北征高句麗時,舉國漕運都要被調動起來,徵稅百端,猾吏侵漁,人不堪命,海內騷然;

其次,戰爭並非一場簡單的決鬥,戰爭經常會打打停停,有時甚至陷入相持階段,敵對行為持續數十年。而且打到最後可能會兩敗俱傷,因而進行媾和,不一定會分出輸贏。例如後唐莊宗李存勖繼位,幾乎年年都向後梁用兵,一直打了十年才分出勝負;又如北宋與遼國交兵,並未分出勝負,卻結成了澶淵之盟;

第三,要是國家把所有力量全部投入戰爭,這並非易事,「在大多數情況下,在全部抵抗力中,不能立即使用的資源所占的比例,比人們想像中的要大得多。」例如西晉攻入建業時,吳國尚有二十三萬大軍未使用,金兵虜走二帝時,北宋的勤王兵甚至未來得及馳援。

因此,現實中的戰爭並沒有理論上那麼極端,「敵對雙方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具體的國家和政府;戰爭也不再是理想化的概念,而是特殊的行動過程。」交戰雙方並非要最大限度的使用暴力,他們可以根據對方的特點、力量編排、狀況以及總的處境,按照蓋然性來預估對方的行動,從而制訂自己的戰略計劃。

戰爭是政治的一種表現

戰爭的目的是使敵方屈從於我方的意志嗎?顯然,這個定義是片面,這是侵略者所給出的定義。對於抵抗侵略的戰爭來說,目的反而變成了避免我們屈從於敵方的意志,只要能把敵人拒之國門之外,目的就達到了,並不一定要使敵方屈服於我。

克勞塞維茨說:「戰爭不過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,而絕不是什麼獨立的東西。」

國與國之間的政治交往並不在戰爭爆發後中斷,相反,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繼續。人們經常爭論應該是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,還是政治觀點主導軍事觀點?然而,除非戰爭已經失控,變成純粹由敵對感情支配的鬥爭,否則政治活動總是會主導著戰爭的走向。戰爭的本質,真正說來只是政治本身的一種表現,「政治是頭腦,戰爭是工具」。

政治目的決定著投入戰爭力量,決定宣戰與媾和的時機。不是說非得打垮敵人才算勝利,有時候只要政治目的達到了,即使戰鬥沒有分出勝負,照樣算是勝利。例如齊桓公和楚成王的軍隊在召陵對峙,雖然未能交戰,但是當楚王答應進貢於周王室時,齊國的政治目的就已經達到,獲得了實質性勝利。

真正決定戰爭規模與方向的,並不是軍事當局,而是政府當局。只有戰爭行為跟政治意圖保持一致時,才能制訂出正確的戰略與戰術。
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vrrgqn2.html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